题目:霍桑《红字》的基本隐喻集萃与阐发——基于海斯特的沧桑跌宕和人海沉浮
时间:2025年5月9日 下午14:00
地点:进学楼501
主讲人:孙毅
主讲人简介:孙毅,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主编。2009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2015年获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2016-2017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2017年入选陕西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在Pragmatics and Society、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等SSCI、CSSCI刊物上发表当代隐喻学论文100余篇,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于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10余项。
基本内容:纳撒尼尔·霍桑传世名作《红字》始终以字母“A”作为小说线索,利用具身经验的多方视角,描摹出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坎坷的“罪—罚—赎”人生波折,对读者联想与情感的激发是基本隐喻的构建效果。笔者从当代隐喻学研究视角出发,以Grady基本隐喻理论为根基,尝试探索字母“A”在海斯特“罪—罚—赎”各阶段人生历程中的基本隐喻运作机制及认知动因。研究发现,该字母在女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段展现出多元内涵,可被识解为由五花八门的具象事物与直接经验作用而成的一系列基本隐喻,其生成过程高度依赖身体经验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是描写主人公海丝特人生起落变幻的重要依托和理据动因,具有不菲的文学研究价值。
诚挚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