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组成的“农文旅共谱新篇,乡村振兴展宏图”促进团前往苏州太仓城厢镇电站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围绕新农村发展,深入了解当地“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与问题,感受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南农村的发展变化。
盛夏时节,生态园林果休闲区里瓜果飘香,高标准农田区里的水稻正拔节生长,观光小火车带着游客穿梭在农田瓜果间……团队成员蒋天晔、朱姮亦、翁晨玉等在田间地头感受电站村村民们的幸福生活。电站村形成了工业集聚区、生态林果休闲区、高标准农田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等四大版块,“每一个板块的现代化农业都刷新了我们对传统农村的认识。”促进团成员说。
促进团成员走访了电站村村使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中,成员们了解到了电站村的发展历史:2004年,电站村和仗义村合并为现在的电站村,当时的电站村经济薄弱,农业发展也只以传统的水稻和小麦为主。在党建引领下,电站村深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农村建设渗透融合,以林果产业为基础,以特色生态旅游业发展为主攻方向,积极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激发乡村产业经济新活力,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实现果园智慧管理,激活文旅资源,让乡村“活”起来。
电站村书记杨丽表示:“现在的电站村通过葡萄的种植为全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初步试验尝到了甜头之后,我们开始大规模地种植林果。”如今电站村已经形成‘三个一千亩’的农业格局,林果、蔬菜、粮食作物三手抓,特色水果农产品、中医药文创产品融合推出,并且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文旅活动活动吸引游客,带动农产品销售,做到农旅融合。”电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义平说,接下来电站村将继续聚焦打造国际艺术田园综合体目标,充分发挥农文旅融合发展优势。
为更好地改善电站村的乡村人居环境,大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特长,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团队结合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开展文化墙绘活动,选用与墙面周围环境相呼应的色彩和童趣阳光的画风,呈现电站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墙绘主题图案选用石榴,主要突出56个民族团结有爱,与民俗文化园主题相呼应。一面面多彩的墙壁成为新时代乡村文明新形象的宣传阵地与文化符号。同时,结合团队多语种文化优势,用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墙绘方式,使村民们潜移默化地感受文化艺术熏陶,激发村民共建和美家园的内生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
实践结束后,结合多语种文化优势,促进团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促进团成员蒋天晔、朱姮亦、高心怡为电站村制作了“电站村生态园一日游最佳路线图”,陈萱菡、翁晨玉设计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海报,成员们设计了德语宣传横幅等。据悉,在奥运会期间,促进团的德语横幅和旅游路线图将会作为电站村的宣传单页,可供前来游玩的游客领取。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促进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乡村的生态魅力和产业潜力,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和切实的理解。“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舞台,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服务农村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团成员冯楷越说。
据悉,7月18日,南京工业大学与苏州太仓城厢镇电站村举行社会实践基地共建签约启动仪式,将电站村作为南京工业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冯楷越 蒋天晔)
2024年8月4日《交汇点新闻》: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af5434e4b019ce56597830

(图为社会实践基地共建签约启动仪式)

(图为促进团成员与基地负责人合影)

(图为促进团成员参观实践基地)

(图为促进团成员对基地设施进行装饰)
2024年8月4日《交汇点新闻》: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af5434e4b019ce56597830